Board logo

标题: 何钢、范猛谈05考研新题型应试策略 [打印本页]

作者: 幽幽草    时间: 2007-4-2 16:32     标题: 何钢、范猛谈05考研新题型应试策略

主持人说: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搜狐聊天室。今天请到的是何钢老师和范猛老师。和大家交流一下考研复习阶段的问题。请两位老师和网友打一个招呼。

  何钢说:各位考生今天下午好!

  范猛说:大家好!

  15天考研英语复习安排

  主持人说:考研还有15天,两位能不能就在15天当中,考生如何复习和网友谈一下。

  何钢说:首先第一点,考生这个时候应该非常明确的就是在临场时候的时间分类。往往考生在这个时候已经做了大量的题,但是可能没有注意时间的把握。我们向考生提倡大概时间分配是这样,完型填句20分钟,完型填空15分钟,小作文20分钟,大作文30分钟。最后的翻译20分钟。当然,有关作题顺序,考生只要觉得哪种比较适应就采取方式。

  我觉得要明晰自己的写作思路,一定要想清楚,考试的时候小作文和大作文注意那些方面,第二是看一下自己平时所写的作文,看一下平时哪些容易犯错误,最后坚持两天左右练一次笔,就是写一次作文,写完了以后互相进行修改。

  范猛说:我建议大家无论以前做没做过模拟题,都不要做任何的模拟题,回到真题上面来。对于阅读理解来说,无论对以前考过的真题熟悉到什么样的程度,在这个阶段至少把近10年考过的阅读理解的题目自己做错的拿过来,做一个认真的分析。看一下自己为什么做错,把每道题做一个分析。如果你经过这些分析以后,你就可以真正走入考场就可以有这样的一种意识,错误的思路都挡在外面。所以不要做太多的模拟题,而是回到真题上来。

  网友:听讲课受益匪浅,但是做模拟题分数比较低。

  范猛说:首先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有些模拟题出的难度很大,这种难度很大的文章会打击自己自信心。还有一些模拟题出的比较简单,这种比较简单的模拟题做完了以后水平并不一定有提高,所以我建议大家作最后的阶段不要做模拟题,也不要通过做模拟题的正确率去评判自己的水平的高低,还是回到真题上来。怎样面对真题呢?我建议大家无论对真题熟悉到什么程度,在最后这几天当中,还是要通过真题理清自己的思路这是关键的一点。

  阅读理解也好,完型填空也好,完型填句也好,都需要回到真题上来。把到今天为止做过的题目做一个整合,就是要反复想一下自己这道题为什么选错,选错最本质的原因在什么地方?是没有回到原文定位,还是回到原文找没有找到正确的位置,还是找到正确的位置以后没有认真的对照四个选项做,还是没有根据上下句的逻辑关系做一个认真的推断。

  所以要把每道题的思路做一个认真的分析,这样的话,可以通过真题把正确的思路理顺出来。所以最后这几天,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最重要的就是理清思路的问题。

  网友:现阶段大家对考试方面的安排比较迷盲。现在做阅读理解要不要继续做下去?怎样安排在最后阶段的复习?

  范猛说:我建议大家,每天拿出半个小时的时候,把单词过几遍。不要说具体去背某一个单词,还是把5500单词,每天按照300、400个数量把单词大规模的看一下。做这个事情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建立一下我们的自信心,因为我们无论背到什么程度,再往下的话都会有一些收获。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建立起一种考试自信。

  另外,我建议大家要回到真题上来,把近三年以来考到的三套真题同外,我建议大家要回到真题上来,把近三年从头到尾认清楚;把握一种作题的思路。当你把这些题认真研究透过之后,可以静下来心来,问一下自己知不知道怎么下手。我做完型填空的时候最大的难点是什么,以前最常出错点在什么地方,应该用什么方法突破这些点。这样的话,下一部分也是同样的思路,东西通过近几年当中作错的题目把自己正确的思路做一个反复的强化。

  所以最后这段时间当中,第一把单词过一下,第二拿出一点时间仔细的研究真题。

  新题型解题思路

  主持人说:谢谢两位老师的精彩讲解。今年出了两个新题型,请两位老师对这个谈一下。

  范猛说:我首先谈一下完型填句,大纲上有一个样题,大家在最后阶段的时候要认真的研究一下。大纲上这种题型是考察考生宏观把握的能力,把握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需要体会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通常情况下在一篇阅读理解当中空出五个空格,设置七个句子,在这七个句子当中挑出五个正确的。建议大家做这种题目,最好把握该空格上一句话和下一句话,充分利用空格的前面一句话和后面一句话逻辑关系去解题。

  建议大家寻找一些逻辑关系的词,着重关注空格前一句话和后一句话是否有这种联系。建议大家去做完型填句的时候最好从易到难。比如说我们去做完型填空的时候,做阅读理解都是建议大家从第一道题往下做。那么完型填句,如果给你感觉,你看到第二句号觉得有一点拿不准,建议你把这个地方空一下。把后面拿得准的空格填上去。比如说无空格当中你已经有3个空格非常有自信填上去,如果后面有一些难的话,这个难度也会大大的降低。

  何钢说:今年增加了一个10分的小作文。按照大纲要求,小作文的方案比较广泛,必须书信、便条以及备忘录。我们估计考书信的可能性最大。书信有正式一点和非正式一点的信函。但是过于商业化的信函由于过专业化,可以考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而便条属于一种非正式的信函这比较简单。而备忘录是写给公司内部的员工或者是同一个单位的简单的便条。

  书信作文主要是考核三方面,一个方面是信里面所提到的要点一个都不能遗漏,必须要覆盖完整。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书信作文题目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叙述性的话,改写到文章的第一句话里面去,但是不能照抄,如果照抄的话会被扣分。

  第二点,书信作文通常会有三条提纲,一个方面是有可能需要你向收信人提供一些信息。第二方面是收信人向你提供一些信息。第三个方面需要有条理。通常要求写100个字,我建议写7到8句话。第一部分写一句话,来表明你写这封信的目的,比如说感谢信的话,你就明确提出感谢你对我的帮助或者是关怀,结尾写一个礼貌的结尾,通常的方式,就是“等待着你的回信”。

  如果是感谢信、道歉信,或者是请求信的话,可以写到“谢谢你的关注”,因为这三个方面是麻烦别人,也是别人为你付出精力。最后写一下真诚的,再把“Li ming”写上就可以了。

  在写信的时候,这个结构的完整还包括,比如说中间这几句话需要注意关联词。可以列举一下,或者是转折。通常在一封信里面考官期待看到两到三个关联词。最后,这个信当中不要出现太多的语言错误。要表达准确。最后要注意时间,信不要超过20分钟。

  网友:在新题型方面具体做哪些准备?

  范猛说:刚才说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我首先想告诉大家的是,完型填句从另外一个角度考察大家的阅读水平。如果说我们对于以前94、04年考过的52篇文章都做了一个精读的练习以后,绝对可以帮助我们去做这个完型填句,其实表面上是新,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考察阅读水平,所以不用担心。

  我建议大家,在最后这个阶段还是做一点适应性的练习,这个非常必要。有一个不太好的地方,就是大纲只提供一篇的练习,所以练习的题目比较少,建议大家可以登陆一下新东方的网站,在网站里面有十篇文章可以供大家免费的下载,你把这十篇文章按照刚才解题的思路做一下,找出错题的原因就可以非常有信心的面对这种题型。

  网友:请何钢老师预测一下大作文的题型。

  何钢说:通常来讲,按照大纲规定大作文的考核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提纲式的命题作文,一个是图表作文,一个是图画作文,还有一个就是情景作文。按照往年惯例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考图表的可能性最大。但是考生不能排除对其他各种的写法有一种的准备、把握和了解。当然可以把经历都放在一点图画作文方面。

  图画作文和其他作文第二和第三段的写法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第一段话,因为图画作文就是以图画的作文为出发点,而命题思路是以文字为出发点,我们都应该根据图画,或者是根据这个图表、文字本身来写我们对这个东西的理解。

  网友:有的时候小作文里面有一些落款是在左侧,有的是在右侧。请您讲一下小作文的具体格式。

  何钢说:小作文对格式有要求,一种是齐头式,一种是缩紧式,我主张考试的时候用缩紧式。如果是商业可以用齐头式,这就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空一行,而小作文只有十行,所以不适合。

  而缩紧式,如果写称呼的时候,Dear sir or madam,写这个东西的时候,顶格写。然后写一个“逗号”,正文开始写的时候可以空五个字母(四个字母也行)写完了以后,最后要写一个“yours sincerily”。这应该放在一张纸的偏右部分。第一部分称呼顶格,落款是一篇文章的中间偏右部位。

  网友:作文要不要背范例?请您推荐几个比较好的资料。

  何钢说:现在离考试只有14、15天的情况下面,再背范例不是明智的选择,除非这位同学记忆力很好。主要关键是在于运用。如果到现在为止没有怎么背过的话,与其背一些文章,还不如背一些套话,包括开头和结尾的套话,比如说大作文结尾部分套话经常是我们“应当怎么做”。通常有三种句型,一种是形式主语句,一种是被动语态或者是虚拟语气。

  正篇文章,如果要背一些的话,可以把近五年以来,考研高分作文背一下,就是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考试分析里面所公布的那些考生写的高分作文里面的好的表达法可以背一下。如果大家仔细做一点研究的话,很多的表达法历年都被沿用,只要里面的句子和单词不一样都是可以的,因为好的句型每个人都同样使用。

  网友:7选5的时候,有没有必要把全文通读一遍。

  范猛说:我建议大家没有必要。最好方法还是把自己的阅读视力范围缩小,就是从空格出发,最最重要的是空格的前面一句话和后面一句话,从两句话具体搜索一下含有逻辑关系的词,再在7个选项当中搜索,再看一下这三句话逻辑是否通了,就继续往下做。不要通读全文,这样花的时间很多,而且安全没有这个必要。

  考试应试技巧

  网友:作题的顺序应该怎样安排?

  范猛说:很多同学比较关注这个问题。如果你以前已经做过一些适应性的练习,建议大家不要调整自己的作题顺序,就是按照以前自己比较习惯的一种顺序做就可以,对于阅读理解这四篇文章来说,如果第三篇文章比较难的话,可以把这个先空过去,直接做第四篇文章,最后做这个相对来说比较难的文章。

  我可以告诉大家,从每年的考试分析提供给我们的数据来看,这四篇文章虽然有的难度大一点,有的难度稍微低一点,但是从整体难度的系数分析来看基本上难度都保持一致。所以可以把作题的时间大致的平均下来,这没有任何的问题,最好的还是从第一篇往后做就可以。为什么你感觉比较难,其实就是有的文章就是比较难,但是通常题目比较容易,所以还是用平常的心态面对,不要因为出现一些生词,就导致做文章下降,其实还是有一个度,所以还是大致往下做下去。

  网友:作文要不要题目呢?

  何钢说:近五年的作文都不需要写题目。作文给过题目就是2002年,但即便作文给出题目考生也不需要把题目套回去。实际上,要想写一篇文章的题目,难度一点都不亚于写文章本身;所以目前考研英语没有难到考生给自己的文章出题目的地步,所以我建议大家,除非今年考题明确要求大家写题目,某些不需要写题目。

  网友:完型填空把握不了规律,请您讲一下技巧。

  范猛说:完型填空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考察大家的阅读水平。它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更加善于从微观这个角度考察我们这种阅读理解能力。我觉得大部分的考生做这种完型填空题的时候总是局限在一个空格当中,作题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做,看到四个选项之后,回到第一题的空格只对照这四个空格做选择,其中有1/3、1/4,可以通过这个空格附近的信息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但是为什么你觉得作题没有大幅度提高,就是没有把握宏观的能力,完型填空考察我们的逻辑能力,除了考察一句话本身的逻辑关系以外,还经常考察到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会考察到一段话当中几句话的逻辑关系。所以大家做完型填空的时候,最好把眼光稍微放远一点。不要总是局限在某一个空格当中,去解完型填空的时候最好以段为逻辑。这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单元。

  所以你在这个相对来说比较独立单元当中,可以发现有一些特别难的空格也搞定。所以把目光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之内,把目光放在一个段落当中进行解题。

  网友:时间应该如何分配呢?

  何钢说:题型分配我的建议是考生带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平时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但是要保证阅读和写作。因为阅读和写作加起来是70分,所以这个时间要把握,阅读通常是70分钟最长不要超过80分钟。写作快一点的话是40分钟,最长不要超过50分钟,别的三个部分要尽可能拿分,但是这两个部分一定要先做掉,先保证最难的,分值最大的。对于其他同学来讲,我建议还是按照试卷的顺序来作,是比较容易的选择。

  网友:翻译比较困难。一方面单词可能不认识,另一方面逻辑的句子理解不是很清楚。

  何钢说:翻译的话,通常考核的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单词层面,一个是词与词的组合,也就是词组方面,三个部分就是句子。单词本身要理解,而且这个理解不仅仅是你明白什么意思,还要用一个精确的通顺的中文表达出来。

  这一点不是很难,因为翻译部分考到单词都完全在大纲里面只不过难点有的时候是考到这个单词的不那么常用的意思,这一点是考考生的生词理解,如果考生对个别单词实在不理解的话,还有有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来推断一下这个单词的可能含义这有一点像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根据上下文推断的感觉。

  实在不行,就把这个空格空着,通常再考研题里面有的核心单词不理解的话,两分的翻译题大概会扣到0.5分把别的题写对了,还是可以拿到大头的分数,关键是把词组翻译准确。第三点,把翻译的句子前后的组合搞清楚。因为英文的句子和汉语通常不一样,所以把这个句子通常组合一下,按照汉语的方式。

  网友:作题速度很慢。有没有好的方法?

  范猛说:就像何老师说的那样,我们做四篇阅读理解保持在70——75分左右。这70——75分钟,到每篇文章当中大致是17——18分钟左右。我们应该怎样分配比较好呢?就是阅读文章的时间保持在6到8分钟,作题保持在10分钟左右。建议大家读阅读理解的文章的时候,不要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安排在阅读时间上。

  我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喜欢从第一个字一直没有重点的读到最后一个字,争取把文章的所有重点信息挖掘出来之后,再回去作题,而作题的时候都是喜欢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比如说刚才读了440,我感觉都提到这些信息,这些绝对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方式。

  我建议大家不要这样做,比如说以前读100个字需要读三分钟的时间,现在强迫自己把阅读的速度提供到2分钟,这种方法不正确。人为可能速度提高了,但是面临的就是阅读质量的降低。

  怎样做呢?比如说以前100个字需要花三分钟。我建议你把握这100个字里面能不能只读其中的20?30个字,把这100个字的意思挖掘出来,这样可以得出一个质的飞跃。我建议大家通读文章的时候把握文章当中重点的位置,文章当中重点位置除了第一段,其他各段的段首和尾句以外,文章当中显示关系的词,比如说转折词,因果关系、对比关系,一定要充分标记,同时把作者感情色彩的词也要做一下标记。

  这样的话,你知道一篇文章我只读哪些信息,或者说重点读哪些信息之外,就相当于把400字一篇文章的阅读范围缩短到100——200字左右。我们在6到8分钟当中,通过读100——200字当中,去把握这个,这样的话,阅读速度就会有一个飞跃的提高。

  何钢说:写作速度的提高关键在于两点,一点是思维,一点是表达。很多同学写作速度很慢,关键点要么就是看到题目以后,根本就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思考。如果说平时通过写了很多的作文,能够对考试的题目有一些了解,知道往哪些方向写的话,一般就会写得很快。第二点速度提高,取决于对于考研写作结构的把握,如果他知道通常第一段可以写三句,第二段写五到六句,第三段可以写四到五句的话这样就不慌了。

  如果没有办法找到合适单词的话,想写作提高也不可能。所以写作是一个综合性的技能需要靠平时的积累。考试的时候是平时准备的一个体现,考生只要当做一个很简单的任务,当做平时的练习做就可以了。

  阅读高分突破

  网友:在阅读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单词的问题。现在单词还没有过关,应该如何提高?

  范猛说:我建议大家在最后这个阶段当中,把大纲上的单词最好过几遍,有的同学说我以前一天背十个单词都背不过,在最后阶段把整个5500个单词都背一遍,对我来说就是天方夜谭,实际上越到最后人的能力越被挖掘出来。所以你一定要在最后阶段当中充分的释放自己的全力,每天给自己规定背上500、600个单词,这样我们进入考场的时候信心就可以建立得更加充分一些。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考研阅读当中,命题几乎从来不会故意拿一些生词难为我们。如果你感觉读某一段话有一个特别关键的句子或者是单词,你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进行一个合理的推断,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考研阅读当中,单词虽然是我们阅读的基础,但绝对不是最总重要一部分,最重要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推导能力。

  实际上我们碰到一个单词不会的时候,都是自己给自己设定,有的同学觉得单词可能不懂,也可能句子就读不懂,如果整个句子不懂的话,就是一段话都懂。如果这个单词影响我们对下文理解的时候,建议大家停一下脚步,按照上下句对照一下含义,如果这个单词不懂得的话,也不影响,我建议大家就错过。

  主持人说:阅读是先看题干还是先看全文?

  范猛说:如果大家已经形成自己的作题方法的话,建议你在最后这个阶段不要去改动了。当然,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倾向于大家能够拿题过来之后把后面的题干读一下,但是四个选项的信息没有必要读。这样的话我们有一种预热的感觉,首先把这个问题读一下。因为句子本身语言层面的难度要低于文章本身的语言层面的难度。

  我们从简单的句子着手,再进入难的句子,有一种由浅入深的感觉,也一种一般认识事物的规律,同时有一种重点和非重点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可能不知它是针对哪一句话出题的,但是我们扫一遍的话,重点性就非常强,就可以知道哪些需要把握,哪些不需要把握。

  网友:主旨题怎样做?

  范猛说:做细节题的时候重要的就是“尊重原文”。建议大家根据题干当中的关键词,回到原文某一点,仔细跟原文做一个对照,如果感觉回到原文某一点,两个选项可以迅速的排除,在排除不了的选项当中犹豫不决的时候,我们的思路一定是非常的清楚的,不要把自己的主观的东西放进去。

  在这两个选项当中相对而言跟原文意思最贴切的,这是最后排除迷惑那个选项,这就是细节题的思路。对于主旨题建议大家从两个方面出发,一个是通读原文的时候把第一段和其他各段的段首句串起来,找到一个相同的意思。另外一个角度,从排除选项的角度来说,首先可以把范围比较窄的选项排除,另外一个范围比较大的选项也是错误的。从这两个方面做,就相当于给自己找到了两条腿。

  网友:阅读理解我错了5个,还有没有希望提高?

  范猛说:首先,如果我们能保证做每道真题的时候都错过5个的话,就证明你的阅读水平达到很好的水平,一定要用满分折磨自己。在我们考场70到75分钟当中,如果想把所有的题目都思考的透彻,这就是“mission impossible”。在最后这个阶段当中,如果我们还想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一下自己的阅读水平的话,我建议大家要去建立一种宏观阅读的意识。

  大部分人,去做文章的时候都有一种定位的意识,回到原文的某一句话当中,在某一句话当中周围去搜索一下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话,可以保证你得到一个最基本的分数,但是许多的题,可能会有这样一种认识,就是回到原文某一点把这句话找出来,看到四个选项的时候,可以把其中的两个选项迅速排除出来,我知道正确答案就这两个当中,如果回到原文当中都觉得正确,不知道选择哪个。

  如果你出现这种问题的话,就是在宏观阅读上面,经常是考文章是否能够打通的能力,就是把文章当中最重要的作文的态度和中心做出来的能力。如果我们建立宏观阅读的能力,可以发现四个选项当中有两项说法正确,有一种说法更贴切中心,你就可以把这个贴切中心的挖掘出来。这位考生的正确率达到这样的程度,说明你的能力已经很高了。保持这种阅读状态,以及加上一种宏观的贯穿能力的话,你的能力也会有提高。

  翻译和作文应试指导

  网友:句子的长度如何把握?

  何钢说:如果想拿高分句子不能太短,考研应该平均在15个单词左右,我觉得目前绝大多数考生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自己的句子写得太短,而是这个句子是否准确,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含义。如果一个句子非常长,但是出现很多的错误分数会很低,如果一个句子比较长,又比较多样化的话,这样比较好。

  考官主要是准确度和多样化,换句话说,一个句子只要保证不出现语法错误和词不达意,其次就是多样化,多样化应该用一些关联词、分词机构、插入语以及倒装句、虚拟句等等,这种比单纯的追求长度更重要。

  网友:在作文当中,题干看到不会的单词怎么办?

  何钢说:如果这个同学在作文的题干一个单词都看不懂的话,我建议还是不目光放在更长远一点,制定一个更长远的考研计划。作文部分的单词词汇量根本就不是5500,大部分都是中学单词,夹杂少量的四级词汇。

  网友:翻译当中,句子结构怎么安排?

  何钢说:建议大家分析难句结构的时候从主干结构出发,把握出一个句子的主谓宾,如果我们感觉把握这个有一点困难的话,我建议大家从动词出发,找出有几个动词,找出统管全句的动词,再找出主语和谓语以及宾语。这样的话,定、状就清楚了,翻译句子直接从划线的句子出发就可以了。

  网友:最后这个阶段,作文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我现在每天都写两三篇作文。

  范猛说:这位同学的努力我觉得非常好。如果你以前就是这样的心态和付出来考试的话,一定会考出好成绩,但是目前还每天坚持两三篇作文的话已经不多了,你要清楚写的作文水平如何,有的可能是在错误的方向走得越远。所以就是这个作文的分值怎么样,可以找一些老师或者是同学给你一个评价,所以从历年作文各个档次的评比一下。

  我建议不要写太多,保持状态就可以,重要的就是把思路理清晰,考试的时候写完。平时回顾一下,力争考试的时候把自己平时用到的字、词、句搞清楚,基本上考试的时候可以达到水到渠成,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回报。

  网友:我背的很多的范文,背可以背出来,但是具体运用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何钢说:这一点其实说一句话实话,这个同学问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在三个月之前问的话,可能会前途更加光明一点,当然现在也不晚,如果想真正把作文学好的话,背2、30篇好一点。这个同学在背作文时候很有可能是机械的背每一个单词或句子,而没有思考这篇范文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写,表达什么意思,写了哪几个方面,我如果要想写的话如何写。

  我简单讲一下怎样背作文以及怎样学,我建议是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点看到一个好的作文不要看别人的作文,就光看这个题目,自己写一遍而且是在规定时间内,写完了以后放在抽屉里面,第二天拿出来,重新修改一下,把错误的地方改对了,或者把不精彩的地方改得精彩一点,或者是找老师同学帮你改一下。

  第三天的时候再拿出来找出这个范文,我建议一篇范文至少看一个小时以上,而且从5、6遍。第一看内容怎么呈现,第二结构怎么安排,第三字词怎么表达。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把这个作文翻译成汉语,自己思考一下,如果这个汉语我自己表达的话怎么表达,你再把自己的句子和原文进行比较,如果作文想写好的话不是靠背是靠分析出来的。

  主持人说:最后请两位老师做一下总结。

  范猛说:我觉得要做两件事情,一个是理清思路的问题,这件事情最重要;另外一件,比理清更重要的就是考生心态的调整;最后一个阶段,可能有这种感觉,忽然间眼前一片漆黑,自己以前付出感觉没有任何的回报,其实做任何的事情都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为考研目标一点一滴的付出,在以后都会有更大的回报,所以一定要用平时的心态,不要因为其中的某一个单词或者是句子读不懂,而影响自己,有一种自信的心态面对它,这样的话,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何钢说:刚才范猛老师说得很好我都很同意。中国人有古话,“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对考生来讲还是需要咬紧牙关,把最后的时间挺过去。在考生心态方面好象觉得很灰暗,怀疑自己做出这么多的努力,是不是有回报,甚至都不想去考了。

  我觉得即便你现在一套题都没有做过,还是要参加一遍,做这种真题和自己在家里面的感觉不同。更何况,如果你真的付出努力的话,通常一定会有很好的回报,历年只要努力的话,而且有一些恰当的指导,很少听说英语考不过关。考不过关,要么是你不想去,要么是你没有正确的指导。最后祝愿大家取得好成绩!

  主持人说:谢谢两位老师。谢谢各位网友的参与!本次访谈到此结束
作者: youyang970    时间: 2007-7-26 00:47     标题: 听了似有感悟

英语好像也没那么高不可攀了




欢迎光临 英语听力论坛 (http://bbs.tingroom.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