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794
- 帖子
- 8756
- 积分
- 11222
- 学分
- 55307 个
- 金币
- 800 个
- 在线时间
- 798 小时
|
高校英语专业教育面临的尴尬事实:在全民学外语的大背景下,要招两名翻译老师,300多应聘者中却没有一人合格
“在新东方,我只能给少儿部的孩子讲课!”手持英语专业八级证书的女孩秦梦,对自己足以让别人羡慕的英语证书却并不看好。
像秦梦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我国著名翻译专家、学者王振国告诉记者,他们曾想招聘两名翻译老师,但来自诸多外语专业机构的300多名应聘者中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合格!
“一边是全民高度重视英语教育,一边是中国翻译人才高达95%以上的缺口,快速发展的外语教育难以满足翻译人才的需要。”对此,王振国无奈而担忧。而此前全国首届翻译大赛一等奖空缺,无奈下把二等奖颁给了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姚登南,似乎也再次印证了王振国的担忧。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中国无人问津诺贝尔奖,关键原因是没有好的英文译本。一语道出了中国外语教育面临的尴尬事实。
对这种现象,在中国外文局培训中心担任主任的王欣已经见怪不怪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往往抛开了语言这门学问中真正的东西,变成了纯粹应付考试了。”
举个例子:现在的学校教育盛行这样的“小智慧”――考试做选择题时,如果给出A、B、C、D4个答案,那么选择A、D正确的可能性最大,选择B、C则成功几率非常小。这种应试技巧虽说有些奇怪,但竟然屡试不爽,因而在学校中流行的速度很快。
有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文,但接受的教学方法却始终不变。在大学阶段,学校的课程设置直到近年才有了翻译这个科目,然而翻译中的细分科目“中翻外”或是“外翻中”却根本没有,学生在学校几乎没有受到正规的翻译训练,到社会上难免不知所措,进而“无知者无畏”,翻译出来的东西不知所云。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大学里教授翻译课程的老师中不会翻译的大有人在。“你听说过乒乓球教练有不是乒乓球运动员出身的吗?”上世纪80年代留学美国,已经是我国翻译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的王振国反问。
另一方面,有些大学英语老师英语水平不错,中文水平却非常低。在王欣看来,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必须要与实际相结合,了解政治、经济、时事、外交、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尤其要学好自己的母语,才能架起中外文之间的桥梁。
他告诉记者,去年某大学的一名位英语老师来培训中心学习。这是一个口语很棒的老师,但就是翻译水平不高。王欣说,这个老师就是很典型的只懂得英语,中文的知识面却非常狭窄。“现在全社会的英语水平从整体上说是提高了,但翻译水平和质量实在令人忧虑。”王欣说。
学校方面,近几年,高校师资非常缺乏。尤其是扩招以后,外语系都变成了外语学院,一个教授要带30个研究生,老师更忙了。加之许多优秀的外文老师纷纷跳槽到外企寻求发展,导致近年来外语学院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即使留下的,也有很多不安心工作。 |
|